隨著飲食與生活型態改變,越來越多人有痛風困擾,
根據統計,台灣30歲以上的痛風人口高達3%!
很多人其實有高尿酸血症的問題,
但通常「急性痛風關節炎」發作,才意識到自己罹患痛風,
讓我們一起來認識「痛風」、如何避免、及減緩症狀!
一、痛風是什麼
痛風是由尿酸代謝障礙引起。
當血液中尿酸濃度過度飽和,在某些誘發狀況下,會引起急性關節炎。
發生痛風的原因是體內一種名為"血清尿酸鹽"的物質水平較高,發生聚集,
這時會在關節內部和周圍形成針狀結晶。
二、痛風症狀
急性發炎反應的典型症狀就是患處發熱且劇痛,強烈的疼痛會讓病人跛腳或跳著行走,
夜間更會因疼痛影響睡眠。如果演變為慢性痛風,關節處會有嚴重的結晶沉澱,形成俗稱「痛風石」的粗大結節腫。
痛風石會侵蝕關節,長久下來會發展成退化性關節炎,嚴重時可能使關節潰爛,其他併發症還有腎衰竭及尿路結石。
一般會造成關節疼痛和腫脹的關節炎,發作時通常會持續一兩週,然後消退。
如未予治療,大部份病患會反覆性地發作,造成日常生活的一大困擾。
正確的規則性治療非僅可預防發作,且可避免未來後遺症之發生。
三、如何降低痛風發生率、以及舒緩不適
1. 飲食留意
控制肉類攝取、避開內臟、少飲酒、減少飲用濃高湯等
多攝取蔬菜水果、堅果穀物
2. 規律運動(有氧運動)
進行有氧運動時,體內ATP 轉變為ADP 並作為能量使用,然後再度轉換為ATP,
這樣重複利用能量源,大多會再度轉為能量燃燒後形成的嘌呤量少,尿酸值幾乎不會出現變化。
有氧運動如:慢跑、健走、瑜珈、游泳、跳繩、高強度間歇運動(HIIT)等
劇烈運動或無氧運動,容易讓體內尿酸失衡痛風發作
3. 如何紓緩
「冰敷患部」,讓正在發炎的部位冷卻,減輕疼痛感,需留意避免凍傷。
「禁止飲酒」,酒精會造成體內乳酸增加而抑制尿酸的排泄,增加體內尿酸,應攝取適量水分,幫助尿酸排出。
「休息」,疼痛時先不按摩患部,避免造成壓迫感、發炎加重。
痛起來,還需要上下樓該怎麼辦?
讓羅布森樓梯升降椅幫助您移動無阻礙,
輕鬆搭乘,手掌撥動啟動鈕,即可移動!
不因任何原因限制了自由,保留活動空間最開心!
資訊來源:衛生福利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