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8 - 羅布森-台灣文化森情系列18
P. 58
台灣茶文化
北包種南凍頂特色茶遍開花
國民政府時期
經濟起飛推動茶藝文化
1949 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國民政府撤退來台,施行各項土地改
革政策如「公地放領」、「三七五減租」、「耕者有其田」,農業在
技術輔導與產量倍增之下開創台茶空前的輸出紀錄。
1970 年代,台灣經濟起飛農業轉為工商業發展,茶業產生勞力成
本提高、石油危機造成運輸成本提高,外銷難敵國外廉價茶的窘境;
加上當時政府「客廳即工廠」政策使茶農開啟自產自製自銷之路,不
止成功讓台灣茶外銷轉內銷,也打破南糖北茶的農業界線,茶樹栽植
逐漸往中南部及高海拔山坡地移動,形成「北包種,南凍頂」特色茶
相互輝映的榮景。
而退出聯合國使得政府推動文化復
興運動,茶業的「茶文化運動」思
考台灣茶文化的定位,較趨近明
朝風氣:閒雲野鶴、不拘形式、
自然而生活化的飲茶方式,決
定以「茶藝」一詞代表台灣茶
文化,發展出茶藝館林立,及休
閒農業與觀光茶園,讓文化活動、
茶食、製茶體驗等推廣至生活中。
圖︱臺紅茶業文化館︱ https://reurl.cc/vndmdy